服務故事
陽光受邀於基隆市牙醫師公會舉辦的國小牙醫營宣導,因為疫情,我們只能以視訊進行宣導。原本心想:「暑假是孩子們放風的時間,孩子們若無法專心該怎麼辦?」不過,口友大哥的現身,讓所有擔心瞬間消散。看著畫面裡每個孩子眼神專注,或許比起書本上的知識,這堂真實故事的分享,更耐人尋味吧。
2021-08-26
「真的很開心能夠認識黃同學,他好熱心,問他就醫的問題就很關心我,一直跟我說要找哪個醫生,要怎麼掛號,叫我不要擔心。」社工在與李大姐討論轉診追蹤時,她突然說出了這段話,社工超驚訝!李大姐平時很少與其他口友互動啊?怎麼會認識黃同學呢?喔~原來是參加口友展顏團體認識的啊...
2021-08-26
「孩子是我們的,我們要為他的健康負責,不需要別人為我做決定。」那個午後,一位媽媽有力的一句話,讓我們與許多正徬徨不安、飽受長輩壓力的顏損孩子父母們內心震撼不已,久久不能平息。六、七月疫情嚴峻,許多血管瘤孩子被迫延後原訂的血管瘤治療計畫,在家長的對話裡,我們聽到他們滿滿的擔心...
2021-08-26
「我邀林大哥來定點看一看。」社工跟我說完,我心裡不禁猜想,林大哥真的會出現嗎?三個月前,社工提到有一位口友林大哥需要復健,不過林大哥復健動機較弱,建議我們先去家中拜訪;出發前,社工先打電話去林大哥家,林大嫂卻說林大哥出門了...
2021-08-04
「社工,謝謝你。因為你的服務,我看到真誠的關心,還有自己的價值。」這是一個口腔癌病友往生前透過家屬口述轉達給我的一句話,對一個在陽光服務已11年的社工而言,是一個多麼鏗鏘有力的肯定...
2021-08-04
新冠病毒來勢洶洶,日常生活發生許多變化,路上行人變少、餐廳改成外帶、原本時常見面的家人朋友們變成在螢幕中出現。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,原本習以為常的日常習慣,被迫做出改變。對於固定至陽光基金會桃竹中心進行復健的燒傷顏損朋友來說,也是一大改變...
2021-08-04
初見莉惠,她穿著襯衫搭配長裙,一頭咖啡色波浪捲長髮,就跟許多愛美女孩一樣精心打扮自己,但臉上大大的血管瘤印記,卻是她們在面對他人時,第一眼會受到關注的地方,我不否認,當下的我也是如此...
2021-08-04
阿豪95年進入陽光汽美工作,這期間一直擔任午班的洗車員職務,一工作就十多個年頭過去。十多年來阿豪工作狀態很穩定,很少請假,直到今年年初母親去世,生活突然亂了調,包括買了許多喜愛的模型,每天到處去玩,甚至請假一個多月不來工作...
2021-08-04
陽光基金會南區中心在108年初成立了「微笑發條工作隊」,主要是希望能幫助燒傷、顏損朋友及其家屬,在他們因受傷或疾病重返職場過程不順利,或是需照顧生病中服務對象的情況下,可提升就業技能、培養一技之長。微笑發條工作隊提供燒傷及顏損朋友學習車縫技巧、適應職場作息等訓練,增進他們重返職場的能力與勇氣...
2021-08-04
去年12月社工院訪回來,跟我說有個口友之後會需要復健協助,但是這口友有點特別,可能需要想一下該如何說明,才能幫助他理解復健的動作。我好奇問,他聽得懂國、臺語嗎?畢竟,到原鄉部落服務時,偶爾會碰上只聽得懂母語、獨居又沒家人,只能靠鄰居幫忙翻譯的情況呼...
2021-07-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