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故事
那天,與口友大哥來到約定好的宣導地點,剛走進教室便感受到大哥困惑的看向我,我笑了笑,招呼他坐下,畢竟,這種與原訂宣導人數相差甚遠的場合,已是見怪不怪。教室裡,只有兩個有抽菸習慣的學生。午後悶熱的天氣,加上連著幾週乏味的「戒菸班」課程,讓他們有種「今天註定要無聊了」的疲態。大哥和我交換了眼神,都明白不急著分享他的「口腔癌」故事...
2022-08-04
與家人同桌吃飯、在大熱天洗個澡、巡一巡屋外熟悉的草木,做到這些對幾個月前房間裡的阿慶或許都只能想像,但為了再次走出去,阿慶從未拒絕挑戰。今天阿慶笑著對陽光治療師和社工說,我可以走很遠了...
2022-07-01
「我們這裡有很多也跟你一樣狀況的人啦!啊大家就一起交流、分享!」陽光展顏團體成員在邀請新成員時,總是這麼介紹。中部地區口友展顏團體,邀請彰化、臺中、南投、苗栗的口腔癌病友們相聚,牽起彼此的手,一起跨越生命的幽谷,並行於屬於自己的第二人生。許多原本素昧平生的病友,因為陽光基金會辦理的展顏團體而相聚一起,而阿宏跟阿傑就是這麼認識的…
2022-07-01
「癢…癢…我這裡好癢…」每當聽到這句話,就知道「小陽光」圓圓來復健啦!圓圓目前就讀幼兒園,兩年前一次意外,造成她小小身體40%二度燒燙傷,傷勢遍及上下肢,住院治療兩個月,好不容易可以回家,但圓圓和家人隨之要面對的,就是和疤痕賽跑的漫漫復健路...
2022-07-01
今年七月初,小燕帶著西瓜來探視北重的新進傷友,兩年不見,她一身幹練,精神奕奕、神采飛揚的樣子,著實讓工作人員相認許久!小燕在108年工作時受傷,因老闆是同鄉、公司未滿五人,未有勞保,除了領團保理賠,善良的小燕也不想為難他人,只是傷後不宜再從事原來的工作(火爐邊上的熱氣,傷後皮膚更難耐受),未來該何去何從?讓她在復健中經常眉頭深鎖...
2022-07-01
「阿辰,恁甘知影,恁出世的時候是哇古錐!」67歲的阿辰媽媽對著阿辰感嘆的說。阿辰是她的第一個孩子,還是兒子,在那個年代,是天大的喜事啊!只是…這個最早出生的兒子,也是最早離開的兒子...
2022-06-13
傷友小右全身36%二、三度燒燙傷,從今年二月底開始穿上壓力衣,由於受傷範圍大、傷口恢復的時間不一,穿壓力衣也得循序漸進。「手臂跟肚子的疤痕跟之前只綁繃帶的感覺不太一樣,」小右解釋:「疤痕生長的時候會很癢,穿上壓力衣可以幫忙緩解。」他表示,肩胛骨附近的傷口癒合狀況反覆,有時甚至會痛到無法入睡,但為了不讓治療效果打折扣,他還是謹遵治療師的囑咐,認真穿著壓力衣做復健。
2022-06-01
陽光之家的工作人員有一句經典臺詞:?住進之家是為了趕快回家!?所以之家的居住服務是為了幫助傷友配合復建計畫,進行生活訓練,然後早日可以展開新生活!有些傷友的新生活從租房子開始。為了幫助傷友銜接離宿租屋的過程更順暢,社工拜訪了崔媽媽基金會,針對傷友租屋常見的困難,向崔媽媽請益,同時了解整個租屋的大環境。
2022-06-01
認識每一個燒傷傷友,都從傾聽一個令人措手不及又不得不面對的意外故事開始。一年前的五月,吳同學和朋友開心騎車出遊,回程卻經歷了一場火燒車意外。他先在意外發生附近的醫院治療近三個月,病情穩定後轉回花蓮,前後將近七個多月才出院。
2022-06-01
即將邁入20歲的小宇,在去年工作時,左手臂意外捲入輸送帶,導致摩擦性灼傷,當時緊急送醫搶救,雖然保住左手臂,但血管、神經及肌肉受損、左肩留下疤痕。在醫院治療的小宇對於未知的復原期感到十分灰心,心想:「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,該怎麼辦?」醫院護理師在換藥時介紹陽光基金會,再藉由醫院社工轉介,從此開啟與陽光的緣分...
2022-04-07